致敬词· 章有熙
一介书生丹心似铁,舍身为国气贯长虹。风雨如磐的大革命时期,您投笔从戎,宣扬马列主义,播撒火种,诛恶霸、斗豪强,打响永武秋收暴动第一枪。当抗战的烽烟熊熊四起,您挺膺而出,呼吁救亡图存,凝聚民心,战强敌、保矿山,让侵略者的铁蹄裹足难行。高官厚禄,怎动摇坚定信念;皮鞭屠刀,怎摧毁钢铁意志?您痛斥敌寇,热血染山河。三十八载芳华,您矗立民族的脊梁,不仅是彪炳史册的丰碑,更是激励后人勇往直前的力量。
“小日本,我是炎黄子孙,是一个中国人,岂能给你们日本鬼子做事!我恨不得把你们大卸八块,吃你们的肉,喝你们的血!”八十余载风雨沧桑,武义早期共产党员、抗战英烈章有熙临刑前怒斥日寇的豪言壮语,至今仍回荡在武川大地,铮铮铁骨、气冲霄汉。
武义,素有“崇实尚义”之风,孕育了武义人坚贞不屈、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。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,武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英勇奋战、不怕牺牲,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。作为革命老根据地县,武义诞生了全国最早一批党的县级委员会,也是浙江省最早高举红军旗帜的地方之一。章有熙,正是这片红色热土所孕育的一位铁骨英魂。
1926年8月,千家驹、徐云从、钱兆鹏等人回到武义从事建党工作。早年在县城与同学参与传阅进步刊物的章有熙,被千家驹等人列为进步人士,参加了在武义杨家祠堂举行的建党对象培训会。中共武义县支部成立后,章有熙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任中共茭道支部书记、东区区委委员。
章有熙带领党员,积极发动农民,宣传反帝反封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,在武义东乡掀起了成立农民协会的热潮。1926年11月,章有熙参加了中共武义县委在下王宅王树平家召开的秘密会议。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指示,会议决定将县委工作重点放在章有熙所在的东乡,他被推选为县委委员。
1928年永武联合秋收暴动中,章有熙任武义东区暴动指挥部指挥成员。当年10月,他受县暴动指挥部指派,带领十余名暴动骨干,打扮成山野猎人。他们把土枪往肩上一扛,柴刀往腰上一插,隐藏在上茭道内白山脚地段,伺机惩办了永康百姓恨之入骨的恶霸倪某,打响了永武联合秋收暴动的第一枪。
武装暴动后,章有熙一度被捕入狱。出狱后,他仍坚持斗争,被推选为乡长。
1942年5月,侵华日军发动浙赣战役,意图摧毁中国东部近海机场、抢掠萤石资源。5月23日,武义县城在日军猛烈炮火下沦陷。侵占武义后,日军于同年10月成立“华中矿业公司武义砩石采矿所”,从各地强掳劳工1700多人,疯狂掠夺萤石资源。章有熙所在的上茭道因萤石矿藏丰富,成为日军蹂躏的重灾区。
在日军刺刀与皮鞭威逼下,劳工们在矿井下长时间劳作,病了就被活活打死,逃跑被抓回就被放狼狗咬死,甚至被剖腹挖心……但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,武义人民没有屈服。中国共产党武义党组织大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,带领军民破坏铁轨、捣毁矿点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、保卫矿山的斗争。
日军为加速掠夺,企图利诱当地“头面人物”为其效力,声望卓著的章有熙便成为其首要目标。日军四处扫荡,最终抓住了正为百姓筹粮的章有熙,随即摆下酒宴并许以重金,利诱他“只要为日军办事,好处大大地有”。然而章有熙佯装头痛,既不喝酒也不吃肉,始终一言不发,气得日本军官直跺脚。日军见无法动摇其志,又唆使他的学生前去游说。章有熙怒目圆睁,大骂学生无耻,毅然表示“宁为玉碎、不为瓦全”。
日军无计可施,拔出寒光闪闪的军刀,恫吓他若不合作便就地处决。章有熙神色自若,坚贞不屈。日军恼羞成怒,将他捆在柱子上,用沾水的皮鞭狠狠抽打。章有熙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,依然昂首挺胸,对日寇骂不绝口,并痛斥汪伪情报员是“汉奸、卖国贼、亡国奴”,最终壮烈牺牲。
“时穷节乃现”。章有熙宁死不屈的气节,深深感染了武义军民,极大激发了民众抗战的决心。
在武义沦陷的三年间,中共武义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“一定要保护地下矿藏”的指示,领导军民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。保卫矿山的战斗此起彼伏,从未中断:白洋区署共产党员倪云腾率队捣毁茭塘矿点;白洋区抗日自卫队多次破坏郭塘、四百勘矿山设备;中共武义党组织多次组织发动党员群众,破坏铁路桥、拆毁铁轨,阻止日军抢运萤石……
英雄已逝,风骨长存;山河为证,精神不灭。在烽火岁月中,章有熙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民族气节,何为共产党员的忠诚。时至今日,他的这声怒吼仍在历史长廊回响,更化作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