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致敬词· 吴焜

川东赤子,生于困顿犹不忘报国之志;长征淬炼,数度负伤未移忠勇之心。望江南,烽烟滚滚路漫漫;志昂扬,挥师东进敌胆寒!黄土塘前杀日寇,浒墅关畔火光燃;虹桥机场传捷报,虎将威名万古传!二十九载血犹热,三十三山仰忠魂。叹史册太薄,几笔墨痕写不尽铁骨铮铮;望长江奔涌,一川碧水载不动壮志豪情。您且看,吾辈已自强!山河依旧在,换了人间!

“江抗”虎将

——追记抗日英烈吴焜

在江苏省江阴市群山环抱的定山深处,一方青石碑肃立林间,“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”十个大字遒劲如剑。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、夜袭上海虹桥机场……由他率部参加的这些著名战斗,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,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,可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9岁。

川东赤子 淬炼成钢

“反扫荡,反扫荡! 延陵大捷,血战繁昌! 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,壮烈殉国的吴副团长。他们的鲜血,喷满了敌人的胸膛。他们的战绩,发扬了民族的荣光。”这是抗战期间,流传在江南敌后的一首歌,颂扬的是牺牲在江苏江阴大地上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、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焜。

吴焜,1910年出生于四川万县(现重庆万州)的一户雇农家庭,由于父母早逝,为了填饱肚子,做过船工,当过放牛郎。和很多青年一样,吴焜也被红军战士英勇作战、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触动,1930年,年仅20岁的他便参加了红军川东游击队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1935年,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,吴焜所在部队被编为十七师五十团,吴焜任团长。吴焜虽然没读过书,但行军打仗却毫不含糊。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,临危不惧,常常亲自吹响冲锋号率部重创敌人。长征途中,他带领部队打了不少恶仗,数度负伤,然而长途跋涉的磨砺与枪林弹雨的考验,也淬炼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。

1938年初,吴焜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。1939年,新四军军部部署六团向东路地区发展。为了防止国民党顽固派阻挠和破坏,六团沿用“江南抗日义勇军”(简称“江抗”)的番号,以地方抗日武装的名义,对外称“江抗二路”。吴焜化名吴克刚,任副总指挥兼二路司令,随同叶飞东进。

东进江南 “虎威”震敌

1939年5月30日,一场恶战在江阴、无锡交界的黄土塘打响,也让吴焜在苏南地区一战成名。

吴焜在多年战斗中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到一地,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带领营连干部、参谋人员,到主要警戒线一面实地察看地形,一面酝酿作战计划。战斗前,他总会周密思索,反复盘算,针对战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,做好充分估计,并拟定对策,力争战之即胜。

这天,吴焜率部队宿营在黄土塘附近,炊事员上街购物,发现街上有五六十名日军后,立即赶回报告敌情。吴焜当机立断,紧急部署,在驻地四周布防,黄土塘战斗就此打响。由于事前做好了针对性部署,经过半天激战就击毙日军30余人。

黄土塘战斗是“江抗”东进途中与日军交战的第一仗,首战告捷,极大地鼓舞了苏南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斗志。而敌军也在一次次挫败中认识了吴焜,“吴老虎”的名头不胫而走。

“虎将”的传奇还在继续。1939年6月下旬,吴焜率部继续东进,穿越沪宁铁路和苏沪公路,进入昆山、嘉定、青浦地区。1939年6月24日晚,吴焜率部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。7月上旬,“江抗”抵达上海近郊,袭击了日军虹桥飞机场。短短3个多月,“江抗”的一系列军事活动,震慑了敌军,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。

江阴市档案史志馆党史工作科科长承鸿介绍,吴焜勇猛的战绩为他赢得了“猛将”的赞誉,“在浒墅关火车站夜袭当中,吴焜跟叶飞一起指挥部队作战,毙伤日军20多人,并炸毁了铁轨100多米,让日军的火车整整停运了3天。”

血染江阴 军民情深

针对“江抗”东进,国民党内的顽固派武装不断挑起摩擦,多次受挫后仍不收敛。1939年9月,国民党顽固派武装集结3000多人在锡东地区挑起大规模摩擦战斗,我军为避免与国民党军过多摩擦,减少消耗,由叶飞、吴焜等人率部向江阴方向转移。

当吴焜率队行军至江阴马镇一带,遭到国民党军侧翼偷袭。据王昊所著的《开国上将叶飞》一书中记载,当时吴焜亲率一个排驱赶敌人,并身先士卒冲向敌人机枪阵地,一枪击毙敌机枪手,但由于过分暴露,不幸中弹身亡,年仅29岁。

叶飞闻讯后,立即命令全军撤退至周庄定山湾,商讨安葬吴焜事宜。出殡时一路军民相送,庄严肃穆。为防敌伪侵扰吴焜墓穴破坏遗体,当地村民常暗中看护。新中国成立后,吴焜遗骨迁葬至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。1985年,江阴县委及周庄乡、倪家巷村共同出资建“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”,叶飞题写碑文,后被列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党史教育基地。

如今,定山深处的石碑依旧肃立。英雄虽已远去,但他的精神依旧滋养着这片泱泱大地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、奋勇前行。

↑滑动浏览更多
您是第 N 位献花人
正在加载更多...
×

提交留言